本网讯(通讯员:刘春雪)为深入贯彻国家“十四五”金融教育规划中提升全民金融素养的战略部署,积极响应教育部“新文科”建设要求,帮助金融专业学生把握数字化浪潮下金融市场的前沿动态,构建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,10月16日下午,财会与金融学院在教12—506教室开展第十七期财金大讲坛活动。本次讲座特邀国元证券投资老师刘洋担任主讲人,22级金融科技本1班全体学生到场聆听,现场学习氛围浓厚。
讲座伊始,刘洋老师以“金融市场的定义与构成”为核心,从广义与狭义两个维度清晰界定金融市场范畴——广义上涵盖资金供求双方通过各类金融工具开展的全部金融交易,狭义则聚焦有价证券买卖。他结合国元证券的实际业务案例,说明证券行业如何通过发行与交易服务,推动证券市场高效运转,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行业实践建立关联,为后续专业学习筑牢基础。在债券讲解模块,刘洋老师从债券的本质切入,将其定义为“政府、金融机构、工商企业向社会借债时发行的债权债务凭证”,并围绕偿还性、流通性、优先性、收益性四大核心特征展开解读——偿还性体现为发行人按约定还本付息,流通性确保债券可在市场自由转让,优先性意味着企业破产时债券持有者先于股东分配剩余资产,收益性则来自固定利息与买卖差价两部分。针对债券的分类与投资技巧,刘洋老师介绍了多种分类维度,此外,他还对比了定期理财、收益凭证、公募资管等债券相关产品的差异,帮助学生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。讲座尾声的互动环节,学生们围绕“债券与股票的风险差异”“大学生如何开启模拟投资实践”“价值投资在当前市场环境中的应用”等问题积极提问,刘洋老师结合自身从业经验,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。
此次讲座不仅为22级金融科技专业学生搭建了“理论+实践”的学习桥梁,帮助其系统掌握金融市场、价值投资与债券的核心知识,更助力学生树立了科学的金融思维与投资理念。未来,财会与金融学院将持续依托“财金大讲坛”平台,邀请行业专家分享前沿动态,深化产教融合,为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金融人才奠定坚实基础。
(审核:吴山 责任编辑:王佳依)